今年本命年属猪,诸事不顺?
谢谢邀请。您算是问对人了,本人属猪,47年丁亥年,老猪了,今年正是本命年。
相信本命年,根本的错误是,不懂天文与历法的基本常识。
天文上,一个太阳年为非整数,约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一之天(365*5小时48分46秒)。
历法上,历法年必须取整数。
如,公历历法*阳年为标准制定,平年365天,闰年366天。也*是说,历法年不等于太阳年。
农历,为太阳历与月亮历合历,俗称*阳合历。平年十二个月三百五十四天,不足一个太阳年。闰年十三个月三百八十三天,超过一个太阳年。十九年七闰平均为一个太阳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。农历又称四分历,总体上*阳年制定的历法。
中国的农历,西汉之前以岁星木星纪年,太初历。木星约十二年绕天一周,实际为11.862年,非整数。
农历在东汉改为天干地支纪年。十二天干又配十二生肖,于是有本命年之说,命犯太岁。太岁即岁星,木星。
干支纪年,十天干,十二地支,六十甲子,都是整数。*批八字,年月*时,对应干支纪年的干支,八个字。
天命为整数,天数为非整数。天命不等于天数。所以,本命年命犯太岁,纯属不懂历法与天文基本常识的无稽之谈。
太岁头上动土,这句话的出处在哪里?有何依据?
*太岁*是每年的一位岁君,在四维坐二年,四正坐一年,太岁所到之处不允许认何事物碰到,尤其是动土更不允许的,从过去到现在人间的忌讳。*例今年,己亥年,太岁在西北,明年庚子年,太岁正北,后年辛丑年,壬寅年在东北坐两年。所到之处忌讳动土。
<*r>太岁头上动土是句耳熟能详的成语,那么太岁为何物体呢?迄今可见,最早记载太岁的经典有二:一是成书于东周战国时代的《六韬》,书中有讲-*之宗不可动,动则必凶。这个与当今所说的太岁头上动土-找死。两者的意义相同。另一是大名鼎鼎的上古地理大百科《山海经》,书中又将太岁称谓“视肉”,并且描述它:“食之尽,寻复更生”,即是讲若吃了其一块肉,其又会长出新的肉。<*r/><*r/>在上古华民的神话世界里都有个重要的概念:宇宙万物均在天为气,在地成形。太岁亦不例外…先面所说两大典籍的记载刚好分别对应这个。前者太岁在天为神(犹如*),动(动摇其法则)*会有凶险。后者于地*出现“视肉”,这个是太岁的衍生物(并非一定为太岁的本体)。<*r/><*r/>
在生物学上“视肉”它不是动物,也不是植物,是种原生质生物。又可以说是一种黏菌,是介于生物胡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,既有原生物特点,也有真菌特点。是种在地球上可见的实实在在的生物。
然而另一方面,太岁在天为神。这个与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有关,而且又非木星本身。<*r/><*r/>
上古天文学家计算出木星的公转周期若为十二年,所以又称木星为岁星(与流年十二地支对应)。然而古人又认为在木星的运行的反旋方向这个天空的横截面上,每年周而复始,流行着一股无*巨大的力量,其值年之时可以掌当年的天地万物的支配权,这个*是“太岁”。
太岁的运行是在十二地支中周而复始的,所以每一年的太岁又*是此年的地支,也则是此年的生肖。由于太岁神掌天地一年的司令,所以古人认为…太岁可顺而不可逆,逆则必凶。这个*是为什么不可以“太岁头上动土”的原因了。
在武侠小说或者古装电视剧里面,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地头蛇的小喽啰狐假虎威,吓唬初来乍到的主角:*敢在太岁头上动土,你小子不想活*!”
由此可见,“太岁头上动土”,最被人熟知的意思*是得罪当地的权贵,容易招来祸患。而这句话在现代汉语分类中,属于成语,其本意跟风水有关。
“太岁头上动土”出自汉代王充《论衡·难岁篇》:*移徒法*:'徒抵太岁凶,伏太岁亦凶'。*意思是,一定要忌讳太岁,不可犯太岁。
今年,《长安十二时辰》的大火,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了古人对时间的划分,即天干地支纪年法。子、 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,叫做十二辰,是为地支。十二支将天上黄道分为十二等分,方向自东向西。
古人认为岁星(现在说的木星)每十二年行一周天(实际是11.86年)。而岁星的运行方向为自西向东,与十二支方向相反。在实际生活中,人们也更习惯于由东而西(顺时针)方向,便假设出一个与岁星运行方向相反、但运行速度相同的天体,*是太岁,并以此纪年。
太岁每十二年绕天一周,相传,太岁到了哪个区域,相应的方位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,它*是太岁的化身。逢甲子年,甲子*是太岁。逢乙丑年,乙丑*是太岁。
也*是说,太岁所在的方向,必为凶方。如果在这个方位动土建筑,会惊扰太岁化身,从而招来祸事,受到惩罚。人们常说命犯太岁,也是这个道理。
这是古代的一种风水观念,虽无科学依据可论证,但由来已久。《苟子·儒效》记载”武王之诛纣也,行之*以兵忌东南而迎太岁。”
据说,周武王伐纣之*,乃是兵家所忌之*,正值犯太岁。有臣子劝谏:“(太)岁在北方,不当北征”。但周武王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,便举兵伐纣。哪知,*走到汜水,汜水猛涨,走到怀水,怀水猛涨。加上气温骤降,大雨不断,弄得军心动摇。好在有神明帮助,才顺利伐纣。
这个故事虽然有神话成分,但流传至今,足以说明古人对堪舆之说的*。忌讳太岁的观念,从先秦时代*开始产生。到汉代王充写《论衡》时,这种观念已十分盛行。